何孟凝
我是璧山中学高2016届26班学生何孟凝,今年非常幸运的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。在这里,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历与心得,希望能够与各位优秀的同学们互相促进、共同进步。
也许我永远无法忘记7月15日,那个炎热的午后,我在沙发上坐立不安,时不时的就拿起手机,怕错过任何一个电话。我还记得那扰人的蝉鸣在我耳边嘤嘤作响,窗外是明亮的阳光和茂密的树木。这一切都成了我脑海中的一幅画,充满着特殊的感觉和气味。大约下午3点左右,我的手机响了。我清了清嗓子,按下接听键。“你好,请问是何孟凝吗?这里有你的录取通知书。现在方便的话可以下来拿。”我几乎跳了起来,从沙发上一跃而下,以冲刺跑的速度跑到了楼下。邮递员叔叔笑呵呵地看着我,递给我一个淡紫色的快件包,那上面赫然写着——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。很奇怪,那一瞬间,之前的紧张激动全都烟消云散了。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:我好像真的做到了。炽热的阳光下,那封皮上的紫荆花仿佛都有了生命一般,似乎要飞舞起来。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慢慢地走回家,感觉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。
其实现在回想起来,拼命画画、拼命背书的日子真是很辛苦。但正是那些漫漫长夜,那些死板无趣的石膏像,那些乏味的塑胶水果,那些漫天飞舞的铅笔灰,那些枯燥恼人的笔记造就了我。没有它们,又怎会有今天的自己呢?
2015年6月29日,我来到北京水木源画室,开始了我长达8个月之久的集训生活。在没来北京之前,我早已听闻集训的“恐怖”:什么晚上画到凌晨3点,什么同学间的互相揣测,以及考学的困难等等。我虽然心中还是有些焦虑,但终究还是平复下来。最难受也许还是与父母分别的时候——以前总想着脱离他们的“掌控”,然而真正到了即将长时间分别的时候,心中才陡然升起一种恐慌和失落。从现在开始,只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了。我这样想。
还好,对家人的思念很快就被忙碌的集训生活冲淡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压力真是无处不在。就连一开始画着最基础的静物和速写人物,也要东瞅瞅西瞟瞟,害怕自己比别人画得慢、比别人画得差。当然,在北京进行集训的学生,平均水平也比地方画室高出一头,每个班都有许多深藏不露的高手。我们班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人,后来每天都要新来一批学生;而每来一个新生,都会让我紧张一阵,害怕人家比我画得好,所以我总要偷偷看一下他们的画,这才心里有数。每一次画的作业中,画得好的一些会被贴上墙,这成了大家最关注的事情——自己的画上墙了,就会高兴好大一阵;自己的画没上墙,那种失落感简直是无法形容的。除此之外,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画与别人的画进行比对,学习人家好的想法、技法等等;当然也会顺便记住自己竞争对手的名字,回去扎个小人什么的(笑)。我自己本身是很好强的,看到别人画得比我好,我就要想方设法的超过他。我妈妈说我是“遇强则强,遇弱则弱”,如果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,我就不会这么有动力,这样想来也是有几分道理。
大概到了八月下旬,我感觉到我的速写有了一些问题,老师也经常说我的毛病。每次下笔的时候,我越来越犹豫,画出来的线也跟着扭扭捏捏起来。写生的时候,总是画得不完整,有时候甚至到了画不下去的地步。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,吃饭也想,睡觉也想。上课的时候尽量挨着画得好的同学坐,也一度厚着脸皮请教老师和一些复读生。晚上放了学之后,我就自己给自己布置额外的作业。我还记得我花了不少时间总结我的问题,一条一条的记录在了小本子上,然后再写上了对应的解决方案,再进行细化,细化到速写需要画的每一个局部,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掉。比如今天我要画好手,我就仔细研究手的结构,通过临摹的方法来把手的问题解决好。当然,任何问题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,但我通过这种方法,建立起了强烈的意识,那么下次我在画手的时候,我就会带入这种结构意识去画,这样画出来的东西,自然就会准确许多。在我的反复练习下,我的速写也总算是有了好转。
总之,集训前期的这几个月我还是收获了不少东西,绘画基础也得到了巩固和提升。除此之外,我还结交到了很好的朋友,大家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学习,相互促进。你这儿画得不好,我给你指出来;我这个苹果好像有点问题,你帮我改改。也正是这种友谊,成了我进步的重要推力。其实集训并不是多么严肃的事,我认为它只是一种帮助我提升的外力,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,也能离我的理想更近一步。我虽然好强,但我也不会整天愁眉苦脸。“忙里偷闲”是很有必要的,两周一次的假期我就会好好珍惜,约上好友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一次,吃顿好吃的,适当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,还可以顺便采集一下画画需要用的素材,真是很有价值。当然第二天,就得把心收回来,再次投身于我们的事业之中,再次开始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。
时间是过得很快的。到了十月份、十一月份,我们班就有了一百多人。基础课也结束了,我们现在面对的是难度较高的创作,包括设计素描,设计色彩和场景速写。带了“设计”这两个字,就意味着我们的绘画不再是单纯的观察对象,再把它描摹下来;而是要有意识的去组织画面,设计画面,以此向他人传达某种想法或情感。这种题目需要大量的生活积累,同时对绘画手法的要求也比较高,所以当我初次接触的时候,心里是没有底的,也不知该如何去思考。为了搜集大量的素材,我刷爆了微博、微信,还到别人的QQ空间里“窃取”了不少照片,以此来寻求灵感;我甚至向父母求助,叫他们帮我照一些生活照片;我自己也开始留意起平常总被忽视的生活细节。最后的结果是,我的手机里至今存着几万张图片,就连相册都有几十个,有时找张图片也把我找得眼花缭乱。但从某种程度上讲,创作训练优化了我的观察方式,我越来越能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,至少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。在一系列尝试和练习后,我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的感觉,画面渐趋完整,表达手法也开始丰富起来。我的画几乎每张都会上墙,但现在每一个人都不会仅仅满足于“能上墙”这种程度了;每一次我都会仔细比对别人与自己的画,这能帮助我走出自身思考的局限,学习到我欠缺的技法。而老师每一次讲评作业,对我也是受益匪浅。
这个时候的压力是最大的,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这一个共同目标。在这时候,班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:先是听说有人“藏画”,就是把自己的画蒙起来,藏在角落里画;上交作业的时候也不上交,也许是怕被贴上墙之后被人抄袭。当然这时候,画室的气氛是比较紧张的了——因为每个人现在所画的每一张画都有可能会用于考试。但老师的说的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:不要满足于现在的自己,有些东西不要紧紧抓着不放;现在你觉得好的,也许过一段时间回来看,也不过如此而已。老师说的话对我影响挺大,一直到后期,我都不断逼自己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,绝不满足于现在的自己。事实证明,这是对的。到了一月份或者二月份,我看着自己前期的创作,感觉到的只是相当的不成熟;这恰恰就证明了我的进步。而那些当初紧紧抓住那一点所谓“技巧”的人,很大一部分也就仅仅停留在了十一月份的水平上而已。
在学习画画的过程中,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始至终,总有一些人抱怨着自己付出了努力却成效甚微。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:“我每天画头像画到晚上3点,为什么我的头像还是这么烂?”或者是:“为什么他比我玩得好,成绩却比我好?”之前的我也是这样,一边做着一些无用功,一边怨天尤人,觉得上天不公。直到后来,我读到一篇文章,文章中的一句话说:千万不要感动你自己。我开始反思,我做的一些事情是真的有所作用,还是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?画画直到凌晨五点都不睡,是真正画了进去,还是自顾自的矫情?我们需要的绝不是莽撞的努力,而是高效率的方法;只有找准正确的方法,才能事半功倍。在学习文化课上,我们的态度也应是如此。
再后来到了参加各种校考的时候,这才是最苦最累的一段日子。北京的冬天是很冷的,零下十几度的天气,出个门要裹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。还记得清华美院现场确认那天,几百上千个考生早上六、七点就到门口候着;我们算是到得早的,也足足在外边排了一两个小时。我至今无法忘记那种寒冷,手脚真是被冻得生疼,只好一直跺脚才不会被僵住。考试那天,背后背着个巨大的画袋,手上拉着手推车,手推车上放着两大盒颜料;考场还是在4楼,到考场的时候我已上气不接下气,紧张的心情甚至都被消耗殆尽了。考试算是正常发挥,考完后也无比的淡定。踉踉跄跄地从考场出来,看着清华园的一草一木,也算是有一种淡淡的情感。在我考学的过程中,我的家人给了我莫大的鼓励。我在成都参加东华大学、中央美院的校考,我的家人都一直陪着我,包括我的外公外婆。是他们成为了我坚强的后盾,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。
回到学校后,日子并没有变得轻松。就算只有四个人的我们班,也弥漫着紧张的气氛。毕竟半年多没有在学校,也没有看过书,好多知识都被忘得一干二净,却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来补文化。第一次数学测试,我只得了五十几分,答题卷上一片空白,根本不知道怎么落笔。幸好遇到了几个耐心宽容的老师,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解基础知识,虽然我们无疑增大了他们的工作量,但他们也没有丝毫怨言。在这里,我向我的科任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。
我在学习文化课方面不算是很优秀的学生,但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。就如同我之前所说,好的方法要比无脑的努力有用多了,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,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同时也一定要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鼓励。就拿我来说,三月份回校以来的每一次考试,我的分数都呈递增趋势。刚回学校的第一次月考是450多分,第二次考试是515分,之后的一次周考我的文综还达到过240几分,超过了我们班不少同学。最后一次即高考是525分。我在每一次考试之后,都会很认真的去作总结,就如同画画一样。我会去观察题型,去揣测出题者意图,去思考这个题背后有哪些知识我还没弄明白。定一个可行的目标是很有必要的,我也为自己定下了目标,现在看来是已经达成了。我还喜欢在学习过程中找一些小小的技巧,特别是文科,理解好书本知识真的很重要。光是死记硬背其实效果并不好。现在的考题也越趋灵活,那么平时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。说句老实话,我不喜欢读书,从来都不喜欢。可是它却是我实现梦想的途径,所以我一定要把这条路走好,走到底。
现在想起这些来,我自己也才发现:原来我付出了这么多。也只有当一个人真真正正的去争取、去拼搏了之后,拿到成功果实的时候才会心安理得地接受。我不敢说我自己就成功了,我觉得我只是朝我的梦想迈出了小小的一步,之后的人生路还十分漫长。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,暂且不论结果如何,我也总算是学到了一些东西。有一句话说:努力了不一定成功,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。这话乍一看好像有点消极,但是却是大实话。当初我们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开始,谁也没有成功的把握;但最后得到的这个令人欣慰的结果,也是包含在可能性之内的呀。
所以,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吧,给自己一个可能性;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吧,仗着自己满头的热血,为自己的青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在人生路上刻下不悔的印记。最后,祝各位同学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,实现自己的梦想!